2025年7月7日,中国具身智能领域传来重磅消息:由清华大学孵化的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等知名机构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持续加注。这笔资金将加速推动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生态的建设,标志着国产具身智能技术正式迈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星动纪元获近5亿元A轮融资:具身智能赛道跑出”加速度”,人形机器人开启全球化征程
硬核技术筑基: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跨越
作为清华系具身智能领军企业,星动纪元自2023年成立以来便锚定”通用智能体”目标,构建起独特的”三位一体”技术体系:
- 模型层:全球首个端到端视觉-语言-行动模型ERA-42,实现单模型控制机器人全身55个自由度,支持语音指令完成柔性分拣、精密装配等上百种操作;
- 本体层:旗舰机型STAR1刷新人形机器人性能极限——全地形奔跑时速达3.6m/s,全身55个自由度搭载24kg负载灵巧手,获CES 2025全球14强、摩根士丹利行业16强认证;
- 数据层:首创VPP视频预训练框架,将互联网海量视频转化为机器人可理解的操作知识,破解真实场景数据稀缺难题。
“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感知世界、做出决策。”创始人陈建宇博士透露,通过将强化学习与具身大模型结合,星动纪元已实现机器人自主探索-试错-优化的进化闭环。
商业版图扩张:从硅谷到深圳的全球化突围
凭借技术突破,星动纪元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 客户矩阵:全球市值前十科技公司中9家已采用其方案,涵盖物流、制造、医疗等领域;
- 交付规模:2025年已量产交付超200台机器人,另有百余台订单进入交付周期,海外收入占比突破50%;
- 场景深耕:与海尔智家共建智慧仓储网络,联手联想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线,为MIT等顶级实验室提供科研平台。
“星动纪元的产品让我们看到人形机器人在零售场景的无限可能。”海尔资本负责人评价道。目前其协作机器人已实现在连锁超市动态货架整理、生鲜分拣等复杂任务的稳定作业。
产业变革前夜:具身智能的”iPhone时刻”
在业内人士看来,星动纪元的崛起恰逢行业拐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继PC、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而星动纪元凭借”软硬件协同优化”策略,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 成本革命:通过核心零部件自研(关节模组、灵巧手等)降低整机成本40%以上;
- 生态构建:开放SDK吸引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已孵化出医疗陪护、农业巡检等创新场景;
- 标准引领:主导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交互、数据接口等多项行业标准。
“我们正处在机器人技术质变的临界点。”鼎晖VGC合伙人郭其志指出,星动纪元的技术路径不仅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功能单一、部署困难”的痛点,更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通用解决方案。
未来已来:从量产到普惠的终极之战
站在新起点,星动纪元加速推进”三步走”战略:
- 技术纵深:2026年推出具备情感交互能力的新一代ERA-50模型;
- 场景渗透:重点突破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年内落地100个标杆项目;
- 生态共赢: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具身智能产业联盟,推动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
“我们要做的是让机器人真正成为人类的伙伴,而不仅仅是工具。”陈建宇博士展示着即将发布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原型——这个身高1.2米的银色身影,正在用越来越灵巧的动作,诠释着”科技以人为本”的真谛。
随着资本与市场的双重催化,人形机器人或将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速中,星动纪元无疑已占据先发优势,但其能否持续领跑,还需看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能否打通。无论如何,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机器人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