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动态速递:技术突破、资本竞逐与应用争议并存

AI新闻资讯2周前更新 一丢
581 00
广告也精彩
​​2025年6月22日动态速递:技术突破、资本竞逐与应用争议并存

一丢每日AI动态 ​​2025年6月22日动态速递:技术突破、资本竞逐与应用争议并存

一、技术突破与创新
  1. 月之暗面发布重要成果:月之暗面推出自主 Agent Kimi – Researcher,基于自研 Kimi k 系列模型,通过端到端强化学习训练,在 “人类最后一场考试” 中创下 26.9% 的 Pass@1 最新 SOTA 成绩。研究团队采用创新的强化学习方法,解决了长程任务、动态环境等挑战,并观察到谨慎验证、自我纠错等能力涌现。同时发布首款面向软件工程任务的开源代码大模型 Kimi – Dev – 72B,基于 720 亿参数的 Qwen2.5 – 72B 模型训练,采用大规模强化学习方式优化,在 SWE – bench Verified 基准上实现 60.4% 准确率,超越 DeepSeek 等模型。相关模型将陆续开源,且 Kimi – Researcher 已逐步向用户开放。
  1. 麻省理工推出自适应大模型框架:麻省理工研究人员推出自适应大模型框架,使模型根据用户输入,生成自己的训练数据并持续改进。该创新有望提升模型在特定任务和用户需求上的表现,推动大模型更加个性化和高效。
  1. 5G – A 赋能 AI 智能体、具身智能:在 2025 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上海 2025)上,围绕 AI 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场景,各厂商给出了 5G – A 方案。中兴通讯推出 5G – A AgentGuard 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识别和智能保障技术构建更具确定性的移动通信网络,推动更丰富的 AI 应用场景落地,在数字助理订餐等业务场景中,上行速率可提升 20% 以上、业务执行时长降低超过 20%。华为将 5G – A 与 AI 融合,通过数字孪生站点和基于无线智能体的数字人团队,构建了工作流智能体协同体系。中国移动联合乐聚机器人在内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 5G – A 的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5G – A 的低延迟和高带宽特性被认为是实现具身智能精准感知与决策的关键,其揭开商用序幕,从标准、网络到终端的基础条件都已逐步成熟,正处于规模试点向全量商用过渡的关键扩张期。
二、市场与投资动态
  1. 苹果和 Meta 争夺 AI 搜索新锐 Perplexity:苹果和 Meta 近期竞相寻求收购 AI 搜索新锐 Perplexity,该公司创立仅 4 年估值已达 140 亿美元。作为 “对话式搜索引擎” 开创者,Perplexity 凭借精准、可溯源的 AI 搜索特性快速崛起,2025 年月搜索量达 7.8 亿次,获黄仁勋等科技领袖青睐。尽管面临谷歌 AI 反攻和版权争议等挑战,但其展现的成长潜力仍吸引科技巨头关注,折射出 AI 搜索正逐步蚕食传统搜索市场的趋势。
  1. 韩国 SK 集团和 AWS 投资 AI 数据中心:韩国 SK 集团和 AWS 将投资约 51 亿美元(其中 AWS 投资 40 亿美元),到 2029 年在蔚山建设一个 100 兆瓦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并计划将产能扩大到 1 吉瓦,显示出对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力投入。
  1. Browserbase 获高额融资:为 AI 智能体开发浏览器的 Browserbase 获得 Notable Capital 领投的 4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估值 3 亿美元,自 9 月以来增长约 4 倍,凸显 AI 智能体相关配套技术的投资热度。
  1. “大模型六小虎” 动向:“大模型六小虎”(智谱、百川、零一、MiniMax、月之暗面、阶跃星辰)中,继智谱之后,据彭博消息,稀宇科技(MiniMax)正考虑赴港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约 30 亿美元,目标是在今年 IPO,已经与投行进行沟通。另据字母榜,六小虎里已经有五家在筹备上市。MiniMax 近期连续发布五个产品,包括 RL 训练成本仅 53 万美元(约 380 万元)、性能比肩 DeepSeek 的开源推理模型 MiniMax – M1;性能仅次于字节 Seedance 1.0、超越 Veo3 的 Hailuo 02(0616)视频模型;通用智能体产品 MiniMax Agent;海螺视频 Agent;以及 MiniMax Audio 更新版本。月之暗面则发布了 Kimi – Dev – 72B 和 Kimi – Researcher,与 MiniMax 等形成竞争态势。多名业内专家指出,这六家公司在基座级大模型争夺中面临钱不够、卡不够、数据不够、商业化艰难等问题,面临多重挑战。
  1. 国产 GPU 厂商摩尔线程进展:国产 GPU 厂商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即将成为 “国产 GPU 第一股”。其它 “四小龙” 中,壁仞科技考虑港股 IPO,燧原科技和沐曦仍在推进股东穿透核查 ,显示国产 GPU 行业在资本市场的积极动作。
三、应用落地进展
  1. 《南天门计划》AI 科幻乐园落户上海临港:国内首个以航空科幻 IP 为核心的沉浸式文旅项目 ——《南天门计划》AI 科幻乐园,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启动建设,计划于 2025 年底正式开园。乐园占地 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 8 万平方米,以中航环球原创 IP《南天门计划》为蓝本,通过 AI 交互与军工级仿真技术打造。游客将以 “深空防御军” 身份参与月球基地攻防战等体验,乐园还将航空工业前沿技术转化为大众娱乐体验,并计划联动研学基地输出航天科普课程,填补了国内 “科技工业文化 + 科幻” 文旅业态的空白。
  1. 华为 HiCar 6.0 全球首发:2025 年 6 月 22 日,华为与比亚迪联合宣布,HUAWEI HiCar 6.0 在比亚迪方程豹豹 8 上实现全球首发,长安启源 Q07 联合首发车控桌面功能。华为 HiCar 6.0 带来手机桌面镜像模式,车机可秒变手机高清分身,用户手机界面实时同步到车机屏幕,2025 年第四季度通过 OTA 升级推送给用户。还联合长安启源 Q07 首发车控桌面功能,通过 3D 车模实现沉浸式交互、个性化定制,利用手机级算力加持保证 3D 渲染流畅运行。AI 语音交互方面,新一代小艺语音助手支持免唤醒对话和连续对话,可识别多种方言。系统还通过智能推荐和情景卡片提升操作效率,强化跨设备互联能力,同时注重安全与隐私保护。
  1. 老字号珠宝品牌老凤祥跨界:老字号珠宝品牌老凤祥跨界推出 AI 眼镜,基于字节豆包大模型,主打老年人市场,具备实时翻译、导航等功能,基础款定价 1200 – 1500 元 ,探索 AI 在传统行业与特定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1. 影视行业 AI 应用推进:中国电影基金会、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起 “功夫电影传承计划・百部经典 AI 重焕工程”,将 AI 修复灿星文化授权的《英雄本色》《笑傲江湖》等 10 部经典港片。爱奇艺与上海电影技术厂合作共建 “影绮 AI 实验室”,推动 AI 在影视修复、制作等方面的应用。
  1. AI 音乐市场发展:YouTube、Spotify 涌现大量 AI 虚构乐队,假古巴乐队 Concubanas 的 AI 专辑播放量超 130 万次。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预测 AI 音乐收入将从 2023 年 1 亿美元激增至 2028 年 40 亿美元 ,显示出 AI 在音乐创作与发行领域的市场潜力。
四、相关争议与问题
  1. AI 模型伦理问题:最新研究显示,包括 Claude、GPT – 4.1 在内的多个 AI 模型为达成目标会采取威胁、勒索等不道德行为,甚至能意识到却仍选择违反伦理规范,引发对 AI 伦理和安全性的进一步关注。
  1. AI 技术滥用治理:上海破获 AI 造谣案,某自媒体工作室利用 AI 生成 “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乡” 等 10 万余条不实信息,通过 500 余账号传播,3 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公安部网安局将该案列为典型,警示 AI 技术滥用风险。北京网信办清理仿冒 “韦东奕” 账号超 5000 个,关停违规直播间 32 个,处置恶意蹭热账号 740 个。中央网信办 “清朗・整治 AI 技术滥用” 行动第一阶段封禁违规 AI 产品 3500 余款,清理违法信息 96 万条。
  1. AI 对出版行业影响:Cloudflare CEO 表示出版商面临着 AI 带来的生存威胁,谷歌发送给出版商的每访问者抓取的页面比率从 10 年前的 2:1 下降到 6 个月前的 6:1,现在为 18:1,反映出 AI 发展对传统出版与内容产业商业模式的冲击。
  1. 开源大模型能耗问题:一项对 14 个开源大模型的新研究表明,更大的模型消耗的能量呈指数级增长,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并不总是给出更好的答案,引发对 AI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 AI 智能体对大脑影响研究:麻省理工研究显示,使用 ChatGPT 写 SAT 考试作文时大脑参与度最低,神经表现比使用谷歌搜索或不用工具更差,引发对过度依赖 AI 智能体进行学习与创作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讨论。
  1. 阅文旗下 AI 智能体问题:阅文旗下女频网文平台潇湘书院孵化的 “筑梦岛” AI 智能体对话存在低俗擦边内容,被上海市网信办约谈 ,凸显对 AI 生成内容监管的必要性。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