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盘古大模型 5.5 重磅发布:推理与智能体能力革新,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AI新闻资讯2周前发布 一丢
266 00
广告也精彩
在国产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华为于 2025 年 6 月 20 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上正式推出盘古大模型 5.5。这一全新升级的 AI 模型体系以 “深耕行业、解决实际问题” 为核心定位,在自然语言处理(NLP)、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计算机视觉(CV)五大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尤其在推理效率与智能体能力上展现出比肩国际一流的水准。

五大基础模型全方位升级,技术架构实现多维突破

自然语言处理:从 “参数巨兽” 到 “高效思考” 的全场景覆盖

盘古大模型 5.5 的 NLP 模块构建了层次化的模型矩阵,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其中盘古 Ultra MoE作为准万亿级模型(7180 亿参数),基于昇腾全栈软硬件协同设计,通过 Depth-Scaled Sandwich-Norm(DSSN)稳定架构与 TinyInit 小初始化方法,在 CloudMatrix384 集群上实现了训练效率的突破 —— 预训练阶段算力利用率(MFU)超过 50%,线性度达 95% 以上,推理速度达到 2219 tokens/s/ 卡。该模型在知识推理、自然科学、数学等领域的权威榜单上跻身前列,展现出深度思考能力。
盘古 Pro MoE则以 720 亿参数(激活 160 亿)的架构实现了 “小投入大产出” 的性价比优势。其独创的分组混合专家(MoGE)算法解决了传统 MoE 模型中专家负载不均衡的难题,在昇腾 800I A2 芯片上推理吞吐速度达 1529 tokens/s,领先同规模模型 15% 以上。在五月底发布的 SuperCLUE 榜单中,该模型在千亿参数量以内的模型中并列国内第一,甚至在智能体任务上媲美 6710 亿参数的 DeepSeek-R1。
针对轻量化场景,盘古 Embedding(7B) 小模型展现出 “小身材大能量” 的特质。通过 Adaptive SWA 和 ESA 技术优化长序列处理,该模型可支持 100 万 token 的上下文长度,同时借助渐进式 SFT 与多维度奖励 RL 训练,在学科知识、编码、数学推理等任务上超越同期同规模模型,且通过知识边界判定机制显著降低了幻觉问题。
华为盘古大模型 5.5 重磅发布:推理与智能体能力革新,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华为盘古大模型 5.5 重磅发布:推理与智能体能力革新,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多模态与世界模型:构建数字物理空间的 “桥梁”

盘古多模态大模型首次推出盘古世界模型,这一全国首创的技术可针对智能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场景,构建数字物理空间的仿真环境。例如,输入行车场景首帧、控制信息和路网数据,模型可生成多路摄像头视频与激光雷达点云,为智能驾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训练数据,摆脱对高成本路采的依赖。

预测与科学计算:重塑行业决策与科研范式

盘古预测大模型采用业界首创的 triplet transformer 统一预训练架构,通过三元组编码整合跨行业数据,在风光水电等新能源领域实现高精度预测,大幅提升跨场景泛化能力。盘古科学计算大模型则与深圳气象局合作升级 “智霁” 大模型,首次实现 AI 集合预报,通过多模型集成减少单一预报误差,更直观反映天气系统演变可能性。

计算机视觉:300 亿参数 MoE 架构开启工业视觉新维度

盘古 CV 大模型推出 300 亿参数的 MoE 架构,成为目前业界最大的视觉模型,全面支持图像、红外、激光点云等多维度感知。其跨维度生成模型可针对油气、交通、煤矿等工业场景构建稀缺的故障样本库,显著提升异常识别的种类与精度,为工业质检与安全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推理与智能体技术革新:从 “被动响应” 到 “主动思考” 的跨越

自适应快慢思考合一:效率提升 8 倍的推理革命

针对传统思考模型存在的 “过度思考” 痛点(如简单问题消耗数百 token),华为提出自适应快慢思考合一技术。通过构建难度感知的训练数据与两阶段渐进策略,模型可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切换思考模式:简单问题快速响应(仅需十几 token),复杂问题深度推理,整体推理效率提升 8 倍。搭配反思投机与压缩策略,在慢思考场景下减少 50% 的 token 消耗,实现 “又快又准” 的推理体验。

盘古 DeepDiver:开启开放域信息获取的 “自动驾驶” 时代

面对科学研究、行业调研等复杂场景中信息噪声大、多步规划难的挑战,华为发布开放域信息获取智能体盘古 DeepDiver。该技术通过长链问题合成与渐进式奖励策略,使 7B 级模型在网页搜索、常识问答等任务中接近 DeepSeek-R1 等超大模型的效果。实测显示,DeepDiver 可在 5 分钟内完成 10 + 跳的复杂问答推理,生成万字专业报告,将工作效率提升 50-100 倍,实现从 “信息检索” 到 “知识创造” 的跨越。

产业落地: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造的闭环实践

盘古大模型 5.5 的技术突破已在多个关键领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能源领域,其预测模型优化风光发电调度,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在气象领域,科学计算模型助力精细化预报,为灾害预警提供支撑;在工业领域,CV 大模型与多模态世界模型结合,推动油气、煤矿等场景的智能化巡检与故障诊断;在智能驾驶领域,世界模型生成的海量仿真数据加速算法迭代,降低研发成本。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 CEO 张平安强调:“盘古大模型不作诗,只做事。” 从 1.0 到 5.5,盘古系列始终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 “架构创新 + 场景深耕” 双轮驱动,推动大模型从通用能力向行业专属智能进化。此次 5.5 版本的发布,不仅标志着国产大模型在推理效率、智能体等核心技术上跻身世界前列,更构建了 “技术 – 场景 – 价值” 的闭环生态,为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 AI 基础设施。
随着盘古大模型 5.5 的商用落地,AI 技术将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场景,而是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在科学探索、工业升级、城市治理等领域释放更大价值,开启智能化时代的新篇章。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