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7 日,快手旗下 AI 创作平台可灵 AI 宣布一项关键功能迭代 —— 全系列视频模型正式上线「视频音效」模块,实现视频生成与立体声音效的同步创作,目前该功能已向用户开启限时免费体验。这一更新不仅填补了 AI 视频创作中「声画割裂」的痛点,更通过技术整合将内容生产效率推向新高度。

快手可灵 AI 升级「视频音效」功能:视频生成与音频同步迈入智能时代
可灵 AI 此次推出的「视频音效」功能突破了传统视频生成流程中「先画面后配音」的线性模式。用户在输入文本 prompt 或上传参考素材时,模型会基于视频内容的场景、动作、情绪等维度,同步生成匹配的环境音、动作音效与氛围音乐。例如,生成「城市夜景车流」视频时,系统会自动叠加引擎轰鸣声、轮胎摩擦声与远处的城市环境音,形成沉浸式视听体验。
更具创新性的是「视频生音效」模块:用户可上传现有视频或调用历史作品,AI 会分析画面中的动态元素(如人物对话、物体碰撞、自然现象),自动生成精准同步的音效轨道。这种「以画生声」的逆向处理能力,让旧素材焕发新生,尤其适合短视频创作者快速完成内容二次加工。
二、技术底座:2.1 系列模型的效率革命与成本优化
此次功能升级依托于可灵 AI 今年 5 月推出的 2.1 系列模型技术积累。据官方数据,该模型在视频生成效率与成本控制上实现双重突破:
- 速度提升:1080p 高品质模式下生成 5 秒视频耗时压缩至 1 分钟内,较前代模型提速 40%;
- 成本降低:标准 720p 模式生成 5 秒视频仅消耗 20「灵感值」,1080p 模式也仅需 35 灵感值,整体成本下降 65%。
这种效率飞跃源于模型架构的深度优化:通过多模态特征对齐技术,文本编码器与视觉 – 音频生成器实现语义级联动,避免了传统方案中画面与音效的后期人工调校。同时,动态比特率分配算法可根据画面复杂度智能调整音频采样率,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减少计算资源消耗。
三、创作者赋能:从「工具化」到「创意加速器」的定位升级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可灵 AI 的「视频音效」功能正重塑工作流逻辑:
四、行业启示:AI 视频创作进入「全感官体验」竞争赛道
可灵 AI 的此次更新,折射出短视频行业从「视觉内卷」转向「视听融合」的技术趋势。当 AI 能够理解画面中的语义信息并转化为音效逻辑,内容生产正从「人工拼凑」迈向「智能协同」。值得关注的是,限时免费策略不仅是用户拉新手段,更旨在通过大规模用户反馈优化模型的音效理解能力 —— 这种「技术迭代 + 用户参与」的闭环模式,可能成为 AI 创作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从 2.1 系列模型的成本控制到「视频音效」的体验升级,快手在 AI 内容生成领域的布局始终围绕「普惠创作」目标。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或许不久的将来,普通用户也能通过简单指令,快速产出媲美专业团队的视听内容,真正实现创意表达的零门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