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AI 邂逅光影:万兴天幕 2.0 如何在华为 HDC 2025 重构视频创作边界?

AI新闻资讯2周前发布 一丢
385 00
广告也精彩
2025 年 6 月 20 日,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的主论坛上,一段 3 分钟的 AI 视频演示让全场屏息 —— 当《沙漠飞车》的引擎轰鸣穿透会场,一镜到底的镜头精准捕捉飞车溅起的沙砾与水花,多声道立体音效由远及近;《未来战场》中机器人崛起的震撼画面与人物微表情的细腻刻画无缝衔接。这场由万兴科技「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 2.0」(简称「万兴天幕 2.0」)带来的视听盛宴,不仅揭开了 AI 视频创作的全新可能,更宣告着内容生产范式的革命性跃迁。
当 AI 邂逅光影:万兴天幕 2.0 如何在华为 HDC 2025 重构视频创作边界?

当 AI 邂逅光影:万兴天幕 2.0 如何在华为 HDC 2025 重构视频创作边界?

一、好莱坞级演示:AI 让「不可能的拍摄」成为现实

在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 CEO 张平安的演示中,两段视频成为技术力的最佳注脚:
  • 《沙漠飞车》:真实感的极致突破
视频以零穿帮的一镜到底技法,将沙漠越野的狂飙场景浓缩为动态画卷。AI 不仅精准计算飞车轨迹与沙尘物理运动,更通过多模态生成技术为每一帧匹配环境音效 —— 轮胎摩擦沙地的刺耳声、水花撞击车身的爆裂感,配合光影变化的实时渲染,让现场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越野体验。
  • 《未来战场》:复杂叙事的智能解构
从机器人机甲的金属质感渲染,到战士腾跃时肌肉的动态捕捉,万兴天幕 2.0 展现了处理多层级视觉元素的能力。尤其在场景转场中,AI 自动生成的过渡画面(如爆炸烟尘与未来城市的光影衔接)实现了电影级叙事的丝滑衔接,打破了传统后期制作中「人工补帧」的效率瓶颈。
这种突破源于万兴天幕 2.0 的三大核心能力:专业级运镜逻辑生成、多层次立体音效合成、首尾帧智能补全技术。正如现场演示所呈现的,AI 不再仅是工具,而是能理解创作意图的「智能导演」。

二、华为 × 万兴:技术共振下的创作基建升级

万兴天幕 2.0 的惊艳亮相,本质是华为云盘古多模态大模型与万兴科技十年创意软件积累的化学反应。
  • 技术底座的深度融合
依托华为云提供的 AI 算力集群与盘古大模型的多模态理解能力,万兴天幕 2.0 实现了从「指令执行」到「创意推导」的跨越。例如在《沙漠飞车》中,盘古大模型能解析「惊险刺激」的抽象需求,自动生成匹配的运镜路径、光影参数与音效图谱,将人类创意转化为可执行的数字指令。
  • 算力与算法的协同进化
华为云的异构计算架构为万兴天幕 2.0 提供了强大支撑:处理《未来战场》的复杂场景时,AI 可同时调动数千核 GPU 进行并行渲染,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后期制作压缩至分钟级。这种「算力 + 算法」的双轮驱动,让专业级创作不再依赖昂贵的硬件投入。

三、从专业工具到全民基建:创作平权的时代拐点

在创作者经济爆发的当下,万兴天幕 2.0 的意义远超一款技术产品 —— 它正在重塑内容生产的社会分工。
同步上线的「万兴天幕创作广场」已开启公测预约,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如「生成一段海边日落的浪漫短片」),即可获得 AI 生成的分镜脚本、场景素材与音效组合。这种「零门槛创作」模式,让传媒、广告、艺术设计等领域的从业者彻底摆脱技术桎梏,将精力聚焦于创意本身。
  • 万亿市场的基础设施革命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5 年中国创作者经济规模预计突破 5 万亿,而 AI 正成为破局专业壁垒的关键。万兴科技提出的「创意平权」理念,通过万兴天幕 2.0 将好莱坞级制作能力下沉为全民可及的基础设施 —— 正如 HDC 现场一位开发者所言:「过去需要团队协作的视频项目,现在一个人 + AI 就能完成全流程。」

结语:当 AI 成为「数字副导演」,创作的未来在哪?

从《沙漠飞车》的沙尘粒子到《未来战场》的金属光泽,万兴天幕 2.0 的每帧画面都在印证:AI 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拓展人类创意边界的「共生体」。随着「创作广场」的公测启动,当普通人也能通过自然语言指挥 AI 完成电影级制作,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创作时代的黎明 —— 在这里,技术不再是门槛,而是让创意自由流淌的数字溪流。
【目前「万兴天幕创作广场」已开启 web 端公测预约,可登录「万兴天幕 AI」官网(tomoviee.cn)或万兴科技官网抢先注册,首批体验官将优先获得 AI 创作的「入场券」。】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